洗钱风险提示——利用期货账户洗钱风险
【风险情形】
个人及洗钱团伙成员涉嫌利用期货账户,在无期货交易或只有少量期货交易的背景下,通过频繁跨行银期转账的方式规避银行转账交易路径监测,掩饰不同银行账户间的资金划转情况。
【案例一】
某洗钱团伙成员通过网络开户的方式与A期货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同时绑定多家结算银行账户,自开户后从未进行过期货交易,仅利用期货账户作为中转在不同银行之间频繁大额划转资金,资金快进快出,基本不留余额,开户后一个月内,累计跨行银期单向转出人民币6000多万元。因该客户账户交易异常,A期货公司对该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客户未接电话。后在被A期货公司调整为高风险客户并采取管控措施后,随即以网络开户方式与B期货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同时绑定多家结算银行,为避免再次因无期货交易被监测发现,故在跨行银期转账期间,发起少量期货交易,但均在买入期货不久后平仓,不到1个月的时间,累计跨行银期单向转出人民币 3000 多万元,随后账户不再发生交易。
【案例二】
C期货公司在反洗钱可疑交易日常监测中发现数名新客户开立期货账户后,银期转账业务均关联两个不同的银行账户,开立账户后均未发生任何期货交易,在开户5日内即通过银行卡集中分批入金后随即出金至另一张银行卡,出入金操作均在1小时内完成。上述客户不配合C期货公司的电话回访,此后C期货公司接到公安机关针对其中1名客户的《调取证据通知书》,显示该客户涉嫌电信网络诈骗案。
【主要特征】
(一)客户身份可疑。一是上述客户均通过网络渠道与期货公司建立业务关系,非期货公司业务人员或居间人开发。二是客户年龄普遍较为年轻,集中在20-27岁,学历水平较低,多数为高中及以下学历,与期货交易普遍参与者的年龄和学历特征不符。三是客户留存联系地址不精确,联系地址半数为开户人身份证件地址。
(二)期货交易模式可疑。
--是均开立多个银期结算账户。二是开立期货账户后,绝大多数未进行期货交易,或进行期货交易的规模与入金规模不符。三是集中时间内银期转账呈现快进快出的特征,上述案例二中,客户开户成功后均在5日内通过银期账户进行跨行资金划转;单笔入金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入金后快速跨行出金,单名客户出入金行为集中在1小时内完成;出金时刻意留存小额余额。四是资金进出路径规律,均为单循环转账,即通过甲银行的账户分散多笔入金,固定通过乙银行账户集中出金。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编辑:李乃桥
审核:李一
洗钱风险提示——利用期货账户洗钱风险
【风险情形】
个人及洗钱团伙成员涉嫌利用期货账户,在无期货交易或只有少量期货交易的背景下,通过频繁跨行银期转账的方式规避银行转账交易路径监测,掩饰不同银行账户间的资金划转情况。
【案例一】
某洗钱团伙成员通过网络开户的方式与A期货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同时绑定多家结算银行账户,自开户后从未进行过期货交易,仅利用期货账户作为中转在不同银行之间频繁大额划转资金,资金快进快出,基本不留余额,开户后一个月内,累计跨行银期单向转出人民币6000多万元。因该客户账户交易异常,A期货公司对该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客户未接电话。后在被A期货公司调整为高风险客户并采取管控措施后,随即以网络开户方式与B期货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同时绑定多家结算银行,为避免再次因无期货交易被监测发现,故在跨行银期转账期间,发起少量期货交易,但均在买入期货不久后平仓,不到1个月的时间,累计跨行银期单向转出人民币 3000 多万元,随后账户不再发生交易。
【案例二】
C期货公司在反洗钱可疑交易日常监测中发现数名新客户开立期货账户后,银期转账业务均关联两个不同的银行账户,开立账户后均未发生任何期货交易,在开户5日内即通过银行卡集中分批入金后随即出金至另一张银行卡,出入金操作均在1小时内完成。上述客户不配合C期货公司的电话回访,此后C期货公司接到公安机关针对其中1名客户的《调取证据通知书》,显示该客户涉嫌电信网络诈骗案。
【主要特征】
(一)客户身份可疑。一是上述客户均通过网络渠道与期货公司建立业务关系,非期货公司业务人员或居间人开发。二是客户年龄普遍较为年轻,集中在20-27岁,学历水平较低,多数为高中及以下学历,与期货交易普遍参与者的年龄和学历特征不符。三是客户留存联系地址不精确,联系地址半数为开户人身份证件地址。
(二)期货交易模式可疑。
--是均开立多个银期结算账户。二是开立期货账户后,绝大多数未进行期货交易,或进行期货交易的规模与入金规模不符。三是集中时间内银期转账呈现快进快出的特征,上述案例二中,客户开户成功后均在5日内通过银期账户进行跨行资金划转;单笔入金金额在100万元以上,入金后快速跨行出金,单名客户出入金行为集中在1小时内完成;出金时刻意留存小额余额。四是资金进出路径规律,均为单循环转账,即通过甲银行的账户分散多笔入金,固定通过乙银行账户集中出金。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编辑:李乃桥
审核: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