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融期货官网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知识
Document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知识

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知识


一、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范围

(一)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个人姓名、性别、国籍、民族、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职业、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等;

(二)个人财产信息。包括个人收入状况、拥有的不动产状况、拥有的车辆状况、纳税额、公积金缴存金额等;

(三)个人账户信息。包括账号、账户开立时间、账户余额、账户交易情况等;

(四)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信用卡还款情况、贷款偿还情况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五)个人金融交易信息。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理财、保险箱等中间业务过程中获取、保存、留存的个人信息和客户在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发生业务关系时产生的个人信息等;

(六)衍生信息。包括个人消费习惯、投资意愿等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所形成的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七)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二、如何保护金融敏感信息

金融消费者应增强防范意识,妥善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自己的个人金融信息等隐私信息不受侵害。

(一)保管好账号、密码和 USBKey

1.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您的证件号码、账号、密码等;

2.密码应尽量设置为数字、英文大小写字母的组合,不要用生日、姓名等容易被猜测的内容做密码;

(二)认清网站网址

网上购物时请到正规、知名的网上商户进行网上支付,交易时请确认地址栏里的网址是否正确。

(三)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

1.从金融机构官方网站下载安装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安全控件和客户端软件;

2.定期下载并安装最新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安全补丁;

3.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并及时升级更新。

(四)提升安全意识

1.避免在公共场所或他人计算机上登录和使用交易客户端软件、网上银行。退出或暂时离开电脑时,一定要关闭软件或将 USBKey 拔出;

2.操作网银时建议不要浏览别的网站,有些网站的恶意代码可能会获取您电脑上的信息;

3.切勿把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4.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5.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6.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7.不要轻信手机接收到的中奖、贷款等短信、电话和非金融机构官方网站上的任何信息;

8.警惕电信诈骗。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警惕向您询问个人金融信息的电话及电子邮件,在任何情况下,法院、警方等执法机关都不会要求您告知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如遇到此类情况,应予以拒绝,必要时立即报警。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编辑:李乃桥

审核: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