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怖宣传教育基础知识
一、反恐怖活动知识
1、什么是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2、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异常。神情恐慌,说话支支吾吾,东张西望。
(2)着装异常。穿着打扮与普通人明显不同,服装奇异。
(3)物品异常。携带管制刀具、斧头以及类似爆炸物等危险物品。
(4)行为异常。反复在商场、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党政机关办公区附近逡巡观察。
(5)貌似嫌疑。长相疑似被通缉的嫌疑人。
3、发现可疑人怎么办?
(1)保持镇静。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2)迅速报警。直接拨打110,反映可疑情况。
(3)牢记特征。尽可能记住嫌疑人及交往人员体貌特征,在确保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可用手机对人和物品进行拍照。
(4)确保安全。做好自身保护,防止被可疑人发觉。
4、如何预防恐怖活动?
(1)积极来安检,不要嫌麻烦
保障我们每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的。通过安检,能及时发现人身、车辆、物品等是否携带或夹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有效防止损害发生。
(2)依法实名制,保护你我他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坐飞机、住宾馆、上网吧、寄快递时,通常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实名制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规范个体行为、打击违法犯罪,并在及时发现可疑、消除涉恐隐患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平日多练习,遇袭保平安
掌握应急技能:
①立即离开事发区域,不要围观、停留,不要贪恋财物,如无法逃避时,应利用地形、遮蔽物遮掩、躲藏。
②保持镇静,不要惊恐喊叫,避免增加周围人的恐惧,引起更大的混乱和伤亡。
③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呼救和救助他人。
④逃离现场时应避免拥挤,以免因拥挤、踩踏受伤。
⑤如遇不明气体或液体,应迅速躲避,且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做好防护措施。
积极参与演练:
日常积极参加反恐应急演练,掌握必备的应急知识和技能,了解发生暴恐事件时应当采取的必要行动,加快反应速度,有效躲避危险。
二、反恐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2、《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对举报暴力恐怖犯罪线索实施奖励的通告》
原文链接:《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对举报暴力恐怖犯罪线索实施奖励的通告》
3、《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天津市公安局、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编辑:李乃桥
审核:李一
反恐怖宣传教育基础知识
一、反恐怖活动知识
1、什么是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2、如何识别恐怖袭击嫌疑人?
实施恐怖袭击的嫌疑人脸上不会贴有标记,但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举止行为可以引起我们的警惕,例如:
(1)神情异常。神情恐慌,说话支支吾吾,东张西望。
(2)着装异常。穿着打扮与普通人明显不同,服装奇异。
(3)物品异常。携带管制刀具、斧头以及类似爆炸物等危险物品。
(4)行为异常。反复在商场、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党政机关办公区附近逡巡观察。
(5)貌似嫌疑。长相疑似被通缉的嫌疑人。
3、发现可疑人怎么办?
(1)保持镇静。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2)迅速报警。直接拨打110,反映可疑情况。
(3)牢记特征。尽可能记住嫌疑人及交往人员体貌特征,在确保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可用手机对人和物品进行拍照。
(4)确保安全。做好自身保护,防止被可疑人发觉。
4、如何预防恐怖活动?
(1)积极来安检,不要嫌麻烦
保障我们每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安全检查工作的主要目的。通过安检,能及时发现人身、车辆、物品等是否携带或夹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有效防止损害发生。
(2)依法实名制,保护你我他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坐飞机、住宾馆、上网吧、寄快递时,通常需要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实名制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规范个体行为、打击违法犯罪,并在及时发现可疑、消除涉恐隐患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平日多练习,遇袭保平安
掌握应急技能:
①立即离开事发区域,不要围观、停留,不要贪恋财物,如无法逃避时,应利用地形、遮蔽物遮掩、躲藏。
②保持镇静,不要惊恐喊叫,避免增加周围人的恐惧,引起更大的混乱和伤亡。
③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呼救和救助他人。
④逃离现场时应避免拥挤,以免因拥挤、踩踏受伤。
⑤如遇不明气体或液体,应迅速躲避,且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做好防护措施。
积极参与演练:
日常积极参加反恐应急演练,掌握必备的应急知识和技能,了解发生暴恐事件时应当采取的必要行动,加快反应速度,有效躲避危险。
二、反恐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2、《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对举报暴力恐怖犯罪线索实施奖励的通告》
原文链接:《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对举报暴力恐怖犯罪线索实施奖励的通告》
3、《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天津市公安局、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编辑:李乃桥
审核:李一